当前位置:

文明株洲的背后 志愿服务在“撑腰”

来源:株洲文明网 作者:伍靖雯 编辑:谭洪汀 2015-05-11 16:30:59
—分享—

  每周六街头劝导、为有困难市民提供“定制”服务……

  从“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到一举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在株洲城市形象不断升级的同时,改变的不仅仅是市容环境,更重要的是每一位市民的内在素养得到了提升。

  在株洲的决策者们看来,株洲的创建之路,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之路,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前进之路,400万株洲市民在这条道路上受到感染,并积极参与进来。

  街头文明劝导

  的哥从“闯黄灯”到“踩刹车”

  “株洲人交通安全意识很高,不管是开车还是过马路,必须赞一个。”邵阳人袁的哥来株洲近8年,最近还在株洲安家落户。他说,是株洲在创建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宣传劝导,让他形成开车系好安全带、遇到斑马线减速等好习惯。

  “最初我们开车,一些老司机看到黄灯就加油,现在看到绿灯要变,就已经踩刹车了。”昨日,袁的哥告诉记者,他刚来株洲开车时,像出租车不打表、拒载等情况时有发生,直到株洲从2007年开始下大力气整改,不仅执法更加严格,每个周六,还有文明劝导志愿者走上街头,发放或是宣传交通法规手册,协助交警维护交通秩序。

  “我后来也主动报名参加了街头志愿活动,还带着我女儿一起。”袁的哥告诉记者,他之前也曾为图方便,有时会在监控死角的双黄线上掉头,或是闯黄灯。直到有一次,他的女儿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小手拉大手”交通劝导活动,回来给他看宣传手册,他这才发现,一些平时他从未注意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严重交通事故。

  “我的女儿当时还在读小学,她都懂这些,我怎么能落后?”袁的哥笑着说,在女儿的提议下,他也参加了一次街头志愿活动,之后他还把宣传手册带到出租车公司,和同事一起分享,通过这种传播方式,他让更多人了解到文明驾驶的重要性。

  记者了解到,我市围绕“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创建工作,全市100多个机关,3000多家企业和窗口单位,10000多名环卫工人,50多万志愿者,都积极走上街头,参与文明礼仪劝导、交通劝导以及卫生劝导等活动,不仅提高市民的参与性,也有效推进了创建工作顺利展开。

  开办社区少年宫

  近40支志愿服务队为学生免费上课

  “群众遇到什么困难,志愿者就提供什么服务。”2012年5月,荷塘区钻石路社区实行志愿服务“分类建档”管理,将社区近200名志愿者按照职业、特长分为法律援助、医疗救助、爱心服务等10个志愿服务队,同时也将群众的困难建档登记。

  王奶奶今年70岁,老伴去世后一直独居。得知她的情况后,社区志愿者为她开展了“1对1”帮扶,不仅为老人整理家务,还经常给她送去水果、牛奶等生活用品。去年除夕夜,为让王奶奶能过个快乐年,志愿者们还给王奶奶送去新年饺子,并陪她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

  对王奶奶的帮扶,只是我市志愿服务的一个缩影。为壮大志愿者规模,不断汇集社会正能量,我市专门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担任队长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统筹协调全市志愿服务活动,并建立志愿者档案和志愿服务数据库,实现了志愿者、服务对象、活动项目的有效衔接。

  我市首创的“社区少年宫”项目,以社区为单位,开设作业辅导、少儿瑜伽、乐器演奏、合唱等10多门免费培训课程,对家庭贫困的学生实行免费培训,吸引了近40支志愿服务队加入,每年都有数千名学生在此获得帮助。

  不仅如此,2013年以来,我市探索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工作,据初步统计,目前株洲全市已有6万名在职党员认领了12万个社区服务岗位,涵盖义务宣讲、健康医疗、卫生清洁、治安巡防、结对帮扶等不同类型的服务项目100多个,开展集中志愿服务2000多次。

来源:株洲文明网

作者:伍靖雯

编辑:谭洪汀

阅读下一篇

返回石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