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峰新闻网讯 近日,走进轨道交通创新创业园二期,整齐的工业园厂房,错落在大片绿地林木间。A7、C1、C7,连在一起的这三栋建筑,就是中车时代电气新能源乘用车电驱动系统产业化项目即将落户之所,总面积近2.2万平方米。
【项目落地】
轨道交通孵出个新产业
橘色的小型升降车,正载着消防管道出入厂房,准备安装。淡橘色砖墙的3栋厂房,主体已竣工,内部装修正在进行。按照规划,A7栋将作为新项目的办公总部,C1多层厂房则用于安置生产线,C7单层厂房将建成实验室。“现在厂房正在按照企业要求进行装修和改造,预计6月可进行设备调试。”株洲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煜华说。


项目效果图
时代电气新能源乘用车电驱动系统产业化项目,是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在轨道交通装备主业外孵化出的新产业。基于轨道交通牵引技术和新能源商用车驱动系统和整车技术的应用基础,2010年起该公司正式进入乘用车电机驱动系统产品开发领域,利用现有技术优势迅速开发完成产品。目前,该公司电驱动系统产品已经涵盖了混合动力乘用车、纯电动乘用车、新能源专用车等领域。

装修中的项目厂房
当前,国内新能源乘用车产业正进入井喷期,电驱动系统产业市场前景广阔。上线新项目,中车时代电气欲借此全力发展新能源乘用车电驱动系统产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原有的两条生产线,产能可达年产10万台套,但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这次落户园区,我们计划迁入现有的2条生产线,再添置2条电子产线、1条总装产线。”时代电气新能源乘用车电驱动系统产业化项目负责人丁扬帆说。
【背后故事】
代建+代购,留住产业的“根”
新项目落子何处?去年初,包括石峰区在内,浙江金华、长沙甚至北京等多地均频繁与时代电气接洽,有意愿引产业落地。孕自本土企业的新产业、新项目,无论是就产业发展还是企业管理来说,就近原则最佳。但竞者环伺,如何留住产业的“根”?
石峰区多方接触了解到,彼时,意欲抢先布局市场的时代电气,急需快速落地项目,但就集团内部的审批程序而言,这一进程很难“加速”。对项目来说,早一步落地,就早一分机遇。在与中国中车高层多次洽谈后,石峰区给出了大胆的方案,由园区代建厂房,同时代投1.4亿元,用于代购产线及实验室设备,以及厂房、办公室装修支出。

装修中的项目厂房

装修中的项目厂房
对区财政来说,上亿元的投入并非小事,但石峰区考虑的是更长远的发展。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后,区域内急需补充新的产业支撑,新能源乘用车电驱动系统产业,既与现有产业有“血缘”关系,又是新兴产业,极有潜力成为下一个经济增长点。双方的需求一拍即合,促成了这段“良缘”。去年5月,项目正式落地轨道交通创新创业园。

项目签约现场
好消息随之而来。就在签约后的1个月,中车襄阳电机技术有限公司的新能源用车电机项目也随“风”而动落户园区,与时代电气的产品形成互补。抢时间、赶进度,力争项目尽快落地,园区提供了定制服务。筹建中的实验室,设备用电负荷大,经测算,从园区既有变压器铺设线缆到达实验室厂房,线损后的线缆负荷达不到要求。“我们调出一组变压器,就安装在实验室厂房,专门为企业服务。”邓煜华说,为此,轨道交通创新创业园二期的所有配电方案均需重新调整,增加成本不说,供电线路的完工时间也较原计划延后2个月左右。

轨道交通创新创业园
为保证设备进场后不搞重复建设,园区方特意调整了施工计划,等待企业的设备方案确定后,再进行厂房地面硬化工序,尽管这一改变将整体延长二期厂房的竣工验收期;已经主体竣工的厂房,楼面承载力达不到企业需求,如今也在按照新标准进行加固改造……
“特色装修、供电保障,以及未来的员工住宿、吃饭、停车等问题,都为我们考虑到了,只要我们提前提交计划,都可以解决,少了很多后顾之忧。”丁扬帆说。
来源:田心高科园
编辑:谭洪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