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3万职工得到安置 3万居民搬进新家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邹家虎 编辑:谭洪汀 2019-08-28 09:47:26
—分享—

副标题:“帮扶十条”和清水塘片区棚户区改造硕果累累

  株洲日报讯 近5年来,市委、市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铁的手腕,推进清水塘老工业区绿色升级改造,清水塘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提升。未来,一座生态科技产业新城、创新创业的活力之城、青山绿水的美丽之城将在清水塘片区崛起。

  数说清水塘

  3万职工得到安置

  在人员安置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出台“帮扶十条”政策,安排专项资金5000万元,采取搬迁企业带走一批、专场招聘安排一批、免费培训转型一批、引导职工自主择业一批等“四个一批”的方式,已成功安置3万名企业职工。

  3万居民搬进新家

  投资100亿元启动全省规模最大棚改项目——清水塘片区棚户区改造,让约3万居民搬进了敞亮的新家。

  6420亩 自有土地的收储

  在土地收储过程中,探索“收储+奖补+转型支持+就业帮扶”的模式,先后出台《企业土地收储办法》、《企业关停搬迁奖补办法》等政策文件,完成了全部56家企业、6420亩自有土地的收储。

  完成霞湾港等9个 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

  市区两级注入20亿元资本金,组建了市级平台公司清水塘投资集团负责搬迁改造。从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家报名企业中招标确定了中交三航局、三航院、上海临港联合体作为开发合作对象,启动了投资80亿元的清水塘产业新城整体开发PPP项目。累计投入20多亿元,完成了霞湾港等9个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推进了污染土地修复及再开发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启动了核心区2平方公里土壤修复工程。

  湘江霞湾段水质提升到II类

  水质情况:湘江水质霞湾断面稳定达标,湘江霞湾段水质由III类提升到II类,如今霞湾港一港清水、清澈见底、两岸碧绿;

  减排情况:减少工业废水排放量2567.4万吨,占全市27.5%,减排化学需氧量2078.25吨,占全市比46.2%,氨氮468吨,占全市比76%。

  减排砷1068.77公斤

  清水塘工业区共减排砷1068.77公斤,减排铅2488.72公斤,减排镉437.5公斤,减排汞113.62公斤。

  空气优良天数增加74天

  2018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88天,市区空气优良天数比2013年的214天增加了74天;

  居民群众对清水塘地区异味投诉量大幅减少;

  清水塘工业区二氧化硫减排23543.65吨,占全市64.6%,氮氧化物减排5390.14吨,占全市20.8%。

  未来清水塘

  十年建成生态科技产业新城

  破旧是为了更好地立新,完成企业关停只是走好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做好新城建设后半篇文章任重道远。

  按照“三年腾出空间(到2018年)、六年大见成效(到2021年)、十年建成新城(到2025年)”的目标,清水塘工业区加快建设山水相依、产城相融的生态科技产业新城,着力打造创新创业的活力之城、青山绿水的美丽之城。

  从2019年开始,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全面转入产业导入和新城建设的新阶段,为确保第二阶段“六年大见成效”目标的如期实现,我市制订了清水塘生态科技产业新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具体来说就是“三个基本一个同步”,即:基础设施基本完成,生态修复与建设基本完成,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公共服务和生活配套同步到位。围绕上述目标任务,三年计划统筹投资200亿元,确保实现“大见成效”的目标,推动清水塘老工业区转型升级迈上新台阶。

  未来清水塘空间功能区规划布局为“四个产业区、三个住宅区、一个预留区”,即:科技创新、高端智造、文创商贸、口岸经济四个产业区以及三个配套品质住宅区,预留一个弹性发展区。

  我和我的祖国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了

  讲述人:清霞社区党总支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冯玉霞

  清水塘老工业区未搬迁改造之前,烟囱一年四季冒烟,水被污染,塘被填埋,环境污染严重,周边居民意见很大。当时的情况,用“天上浓烟滚滚,地下污水横流”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

  群众反映最强烈的要数空气污染问题,每到晚上,老百姓都不敢开窗,早上呼吸的第一口空气都是被污染的。老百姓上访时有发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以后,污染企业得到搬迁,棚户区改造让老百姓有了新家,如今的清水塘,不见烟囱,了无异味,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霞湾港的水也清澈了。

  现在,在清霞社区,老百姓经常成群结队去散步,清早晨练的人也变多了,大伙心情也更愉悦了,百姓也安居乐业了。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邹家虎

编辑:谭洪汀

阅读下一篇

返回石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