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日志]陈石泉:阳光征收显速度

编辑:谭洪汀 2016-11-20 15:00:16
—分享—

  株洲清水塘棚户区改造项目,是全省目前最大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项目,一、二期7000余户,约46.3万平米的征收任务。项目一期涉征户数3250户,这里面有大量长期扎根的“老户”、下岗职工多,有多家几经沉浮、破产改制的国有单位,有几易其主、陷于产权纠纷的企管公房,征收工作困难重重。先后启动的棚改一期A、B、C三个地块用时不到5个月,累计签约2739户,完成1765户搬迁工作……不破不立,城市的每一次有机更新总会伴随房屋征收拆迁。在株洲,这个曾经的“天下第一难”,创造出了崭新的“株洲征收模式”。作为全省棚改新速度,矛盾纠纷和遗留问题大幅减少,群众满意度和政府公信力明显提高。“阳光征收”取得显著成效,探索出破解征迁难题的“三张门九把锁”。

  三自主--群众的期盼是最大动力

  让群众自主选择评估机构。设立流动投票点,上门收集被征收户选择评估机构的选票,这是石峰区清水塘片区棚改征收的一个创新。这个创新好。好在珍惜被征收户的权利,沟通面对面。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倾听到被征收户的诉求,当面宣传政策,解答疑惑,传达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决心和诚意,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赢得被征收户的理解。

  让群众自主申请集中签约。征收户最担心征收政策不透明,担心先签约会吃亏。集中签约的方式,既提高了签约效率,又体现了征收的阳光、透明。不少居民表示,集中签约让大家互相心理都有底,消除了顾虑,签约很放心。在烟山一村,党员干部与群众座谈,探讨出分栋集中签约模式,即在规定时限集中签约,签约率达到90%可享受一定奖励。5月25日,清水塘片区棚改项目一期A地块举行集中签约,签约206户,创株洲棚改史上单日签约之最。当天,项目部很多工作人员自发将自己的私车变成了“集中签约接送车”,专门为签约户服务。在签约现场,还设置了休息区。“大家围坐在一起签字,每家每户的补偿明细一目了然,心里很踏实。”在现场,棚改户黄立君说。集中签约的模式,既是项目部的创新,也是老百姓的诉求,得到了百姓的支持。

  让群众自主查阅补偿明细。谁家补偿多,谁家补少了,利益不均永远是征收过程中矛盾的激发点。在这个问题上,清水塘棚改创建了一套“阳光征收信息系统”,通过在征收现场设置查询体系、上墙公示等方式,将补偿明细“晒”在阳光下。透明、公开,随时可以查询,有理有据,自然少了纷争。6月17日上午,清水塘大王山生活区2栋的前坪上,征收补偿款“集中发放”的新模式,则给棚改户带来了另一种新体验。81户居民在家门口领到了首笔征收补偿款。

  6月4日上午,烟山一村2栋24户人家自发“设宴谢党恩”,邀请棚改干部参加,并向株洲市委、市政府赠锦旗。株洲市副市长谭可敏到场接受锦旗时即兴致辞:“大王山上喜洋洋,歌声飞扬鞭炮响。棚改政策惠民生,告别旧城迁新居……”

  三公示--确保每个环节公开透明

  “阳光”就是“公开”,对政策、制度、程序等毫无保留地公开,消除了群众重重疑虑;“公开”就是“交心”,显示了政府良好的作风和姿态,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阳光征收实现了政策、制度、程序等公开,让群众没有了“先签吃亏、后签得利”的担心,消除了对补偿标准、房源落实等方面的重重疑虑,得到了被征收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征收进度。

  在清水塘棚改征收工作中,指挥部注重转变工作理念和方式,秉承法治思维,尤其注重每个细节的依法公开透明。为最大限度地公开信息,确保每户居民对征收情况都了然于胸,征收工作人员从入户调查一开始,就在项目周边设立了多个公告栏,随时发布各类信息。同时采用上门宣传、上墙公告、上网公示三管齐下的方式最大程度地做到“阳光化”运作,做到了政策公示、过程公示、结果公示。

  3月29日,在棚改一期B地块开启签约的第一天,62岁的刘连清女士说,因为不懂政策及相关法律,对房屋征收,一开始他们也担心,但房屋征收办工作人员周到的工作消除了他们的顾虑。从调查核实到房屋评估到最后签约,每一个环节都向群众公开,他们对征收签约的每一点细小疑问,都能得到指挥部工作人员的详尽解释,最后,她和老伴在征收补偿协议上签名、按下手印,这是清水塘片区棚改项目签订的首份征收协议。一切在透明下执行,一切让群众看得见、看得清,在“阳光征收”模式下,短短半个月,一期B地块签约率过半,该地块房屋征收开启“加速度”,为清水塘棚改项目打响“第一炮”。

  三把关--确保政策执行的零差错

  征收是一项非常认真、严谨的工作,要求工作人员一定严格按照房屋征收补偿规定办事,执行政策始终如一,一把尺子量到底,坚持项目部、征收组、政策会审小组三道把关,确保政策执行的零差错,被征收人“先签协议不吃亏、后签协议不得利”。

  一是把握被征收人资料关。根据《征收政策》,查明复核补偿对象房屋所有权证、土地使用权证等证件是否真实,手续是否完备,保证补偿信息资料真实、正确、及时、合理合法地反映事实,补偿金额是否符合《征收政策》及补偿方案。

  二是把握征收资金使用关。通过对征收过程中的补偿款、奖励金、搬迁和临时安置补偿等进行审核,看征收补偿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发放,防止存在的差误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和反复,确保征收补偿资金的专款专用。

  三是重点把握征收房屋特殊情况的处置关。《征收条例》共有三十五条,远远不能覆盖房屋征收补偿各类情况,为此,特殊情况的补偿方式、标准确定以及性质认定,势必成为房屋征收补偿中的常态化工作。加强沟通协调,注重工作研究,对现场发现的重大和普遍性的问题及时报告,由项目部、征收组、政策会审小组集体研究、集体决策,确保了政策执行的零差错。

  清水塘棚改项目牢牢坚持群众标准,群众赞成什么就鼓励什么,群众期盼什么就做好什么,群众反对什么就纠正什么。这样的征收理念换来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正是由于把权力晒在阳光之下, 做到政策透明,规范运作,全程公开,用事实说话,让百姓心中都有一笔“明白账”,做好征收工作中公正无私的“黑包公”,征收工作最终才得以顺利开展。

编辑:谭洪汀

阅读下一篇

返回石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