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系统集成国家重点实验室最高学术指导机构在中车株机公司成立,该学术委员会将负责对实验室的发展战略、研究方向和建设规划提供咨询和决策性参考意见,这标志着该实验室的建设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实验室外观设计图
该委员会汇聚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车株洲所董事长、党委书记丁荣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车株机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刘友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田红旗,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钟志华,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教授翟婉明,中国中车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新宁,中南大学教授陈特放,同济大学教授吴萌岭,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张卫华,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贾利民、姜久春,中车株机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索建国,中车株洲所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冯江华等组成。
中车株机公司作为中车旗下的核心子公司和国内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龙头企业,主营业务包括电力机车、城轨车辆和城际动车组以及新兴产业,被誉为“中国电力机车之都”。截止目前,生产研制的各型电力机车超过8000台,运行在我国以及南非、伊朗、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中车株机出口南非的电力机车
2015年9月30日,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系统集成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了国家科学技术部的批复,依托中车株机公司进行建设,并由湖南省科学技术厅主管,所属领域为高端装备智能制造。这也是我国电力机车领域唯一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面向社会和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未来发展的需求,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竞争前共性技术研究,研究制定国际标准、国家和行业标准,聚集和培养优秀人才,推动成果转化,引领和带动行业技术进步。其总体目标是重点突破新一代电力机车系统集成技术、机车服役性技术、机车环境适应性技术和新技术、新材料应用等四个技术方向,建立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技术研发、标准、试验三个技术体系;不断完善试验手段和资源配置,搭建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技术创新、国际化高技术人才培养、公共技术服务等三个基地;实现“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实现电力机车技术国际引领”。

由中车株机生产研制的和谐型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
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同步召开,会议听取了实验室主任中车株机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樊运新关于2016年度实验室工作总结和2017年度工作计划的工作汇报,并对其进行了审议和指导。
经过讨论,学术委员会认为,实验室定位准确、目标明确,研究方向符合本领域科学技术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研究内容切实可行;实验室围绕四大研究方向正在开展大量的科学研究,对本领域的技术创新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中车株机
编辑:谭洪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