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株洲联诚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联诚集团)通风冷却事业部电气车间,一套技术水平世界领先的冷却系统即将发往德国,装载到西门子欧洲城际动车上。
联诚集团是国内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部件制造供应商之一,年营业额36亿元左右,在通风冷却、结构件、减振器、制动系统等领域拥有顶尖的技术和最好的产品。
时间回溯到16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全员变股东,成为铁路系统第一家成功改制的劳服公司
2002年以前,这里是株洲电力机车厂下属的劳动服务公司。产品低端粗糙、手工式作坊、职工家属及社区青年就业安置场所,是企业多年来留给人们的印象。
国企推行主辅分离改革,剥离配套企业。2001年5月,联诚集团成立新的领导班子,开始了从劳服公司到国际化企业的蝶变新生。
一家极度依赖母体、缺乏自主前行动力的企业,如何脱胎换骨走入市场?
联诚集团负责人回忆,第一步就是“断奶”——从母体株洲电力机车厂剥离出来,唤醒全员的危机意识、市场意识和科技意识。
企业改制、技改等需要巨大资金。联诚集团领导班子顶着巨大的压力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002年,“员工变股东”这个消息像重磅炸弹一样在公司传开。通过工龄和身份的置换,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

生产车间内员工在紧张操作
通过员工入股,联诚集团完成了企业的整体改制,由集体企业变身为全员持股的民营企业。这是我国铁路系统第一家成功改制的劳服企业,也是株洲率先实施“资产置换和全员身份置换”的企业。
改制释放了企业活力,但作为一家尚不具备完整企业要素的企业,联诚集团依然难以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立足。
抓住企业基础管理的软肋,联诚集团连续几年提出将年度工作主线确定为“基础管理提升年”,并实施基础管理提升攻坚,较为系统地解决了企业在意识、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变身创造型企业 以高端产品占领国内外市场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只是做好企业的第一步,掌握核心技术、建立核心产品平台、拓展核心产业才是企业腾飞的关键。
为推进企业由低层次加工向创造创新转型,联诚集团建立了自己的技术创新团队,推行项目管理、首席工程师等激励措施,调动研发技术人员积极性。通过引进、吸收、再创新,联诚集团自主研发出“一系垂向油压减震器”“复合油水冷却塔”等一系列具国际领先技术的产品,成功在海内外市场打开销路。
联诚集团先后主持及参与制定了9项行业标准,拥有专利542项,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级重点项目的研究,20项科研成果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2项科技成果获全国工商联科技进步奖。

联诚集团轨道交通装备部件制造扩能项目效果图
一旦占领技术制高点,公司就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站在产品技术、产业平台实现升级的更高平台上,联诚集团为主机企业配套的能力更强、范围更广,初步形成轨道交通铁路机车、高速动车、城轨车辆三大产业全面进入的新格局,机车、地铁结构件的技术水平达到世界水平,风机系列在国内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占有率达75%以上。
近年,联诚集团产品还随中车集团主机产品销往全球各地,先后在南非、马来西亚设立独资或合资公司。去年9月,联诚集团完成对德国美德克斯公司的收购及交割,目前美德克斯中国本地化工作进展顺利,产品已批量交付装车使用。
回望公司16年的改革发展历程,联诚集团负责人感慨道,“最重要的是遇上了一个好的时代和一批好人,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再加上拥有好的机制、好的员工,企业才走到今天。”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朱洁
编辑:谭洪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