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峰新闻网讯 路,是人走出来的,走的人多了,路则定型了,变宽了,变长了。路是修出来的,随着修路工具的进步,材料的提升,技术的提高,则出现了不同质的路,如公路(沙石路、水泥路、沥青路),铁路(普铁、高铁、地铁、磁悬浮铁路)。
▲磁悬浮列车
在我的记忆中,路的印象尤为深刻,路变迁的影子时常呈现在脑海里。
求学走的路靠步行,费力。辛已年秋,我出生在偏僻边远的麻阳县兰里镇炉斗坡村。小山村里只有五户人家,睁眼见高坡,出门走山路。
▲麻阳县山道崎岖
小学时段:刚解放时,在贫穷落后的地方没有学校可去。我曾记得,启蒙上学在一位老先生的家中,只有四五位学生。上学是走小路、过小溪、爬山坡,要花费一个时辰。一九五二年到公办小学——兰里小学就读。学校离家十余华里远,一年四季,来回奔波,日晒雨淋,风吹冰冻,走田埂小路,羊肠小道,上山下坡,泥巴土路,日行二十多华里,够累的了!
▲泥泞上学路
初中时段:小学毕业后,因家庭经济条件差,不能上学了,在家劳动了一年。一九五六年秋,考上了县唯一的一所初级中学——麻阳中学。学校离家八十多华里,去学校靠步行,走的全是泥土路、山坡路、偶尔也走了一段石板路。走一趟要花十个小时左右,真是劳累呀!高中时段:一九五九年秋,初中毕业了,当时县里没有高中,要继续求学必须去邻近的县去上学。当时,家庭经济条件极差,读高中只是幻想,升学考试时,只填报了三所不需自费的师范学校,不填报任何高中学校。考试后,事与愿违,师范学校没有录取我,反被芷江一中录取。
此时,无可奈何,只好求助所有亲戚,凑了二十几元钱,又到农业社开了一张家庭经济状况证明书,而后硬着头皮去学校报到。当时,县城之间通了班车,但无钱买车票,只能步行去学校。在校读书全靠助学金。芷江离家近二百华里远,走一趟要花费两天时间,真费力呀!
回家的路靠乘汽车,费时。一九六一年秋,在芷江一中读高二时,正逢征集学生兵,我则毫不犹豫报了名。经政审、体检合格,被批准入伍,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在部队的大熔炉里,得到了锤炼,入了团、入了党、上了军校、提了干,服役了整整二十五年。
我记得,在部队第一次探家是在一九六五年春节后,当时在广西桂林。从桂林出发,经广西龙胜县、湖南通道县、安江县、怀化县到麻阳县,乘了三天汽车后,再步行三十华里到了家。长途乘车疲劳不堪。一九六七年部队调驻广东花县,一九六八年结婚,有了自己的小家。后来每次探亲,都是乘火车到长沙,再从长沙乘汽车,经常德、沅陵到辰溪,路上走四天之久,真费时。一九八六年夏转业了,全家搬到株洲,至今已有三十三年了。现在回老家麻阳只需乘六个多小时火车,下车后坐三十分钟的客车,既可进老家门了,真是快速方便。
▲长沙的老火车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交通事业大发展。公路网四通八达。2018年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了484.6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14.26万公里,占世界第一。农村公路达405万公里,有99.64%的乡镇、99.47%的建制村有了硬化路、99.1%的乡镇、96.5%的建制村通了客车。
农村告别了泥土路,迎来了出门走硬化路,抬脚上客车的新生活。铁路网越织越密。2018年铁路运营里程达13.1万公里,比1949年增长了5倍,其中高铁2.9万公里,高铁里程占世界三分之二。如今,闷罐车、绿皮车,逐渐被空调特快、高铁动车代替,百姓出行舒适快捷。
▲优质的高铁服务
二十岁前生活在农村,见到的是小路、山路、泥巴路、石板路,外出全靠两条腿步行。二十岁后生活在军营,地方行政机关,见到的是不同质的路——公路、铁路,外出骑单车、坐摩托车、汽车,乘普铁列车或高铁动车。空中飞机、海上客轮也曾享受过。在70多年的人生中,我心灵深处感悟到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在生活中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交通巨变只是新中国70年来新取得伟大成就中的一个侧面。中国工业、农业、商贸、科技、航空、航天、航海、文化、体育、艺术、军事......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令人惊讶的成就。如今,中国能量、中国创造、中国速度、中国声音都令世界震惊。我十分坚信,有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有中国人民的智慧才能和实干精神,有强大的人民军队的坚固守护,新中国的复兴梦定能实现,未来的中国会更加美好,更加富裕,更加强大。作为中国人,我骄傲!我自豪!
作者:区委原调研员、区人大原副主任 黄泽有
编辑:谭洪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