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朵朵绢花承载起一对母子的苦乐人生

来源:株洲晚报 石峰头社区 编辑:谭洪汀 2019-11-05 14:17:37
—分享—

  石峰新闻网讯 红色的玫瑰、紫色的勿忘我、粉色的康乃馨……在省直中医院针灸康复科,有一间特别温馨的病房,屋内摆放着很多漂亮的手工绢花,常常引人驻足欣赏并购买。一位极少使用微信的医生还破天荒地发了朋友圈,为“店老板”接单。

  这并非医生护士们干起了副业。这些花出自一名高位截瘫患者之手,朵朵绢花承载起他与母亲13年来的苦乐人生。

  他帮朋友接亲遇车祸导致高位截瘫

  患者叫做何小华,今年38岁,原本住在石峰区石峰头社区,父母都是原株洲玻璃厂职工。2006年春节过后,一场车祸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当天一个朋友家里办喜事,找我帮忙去开车接亲。”何小华介绍,为了配合婚礼流程,他们凌晨两三点还在路上,结果他驾驶的面包车与一辆小车发生碰撞,醒来时已经在医院的病房里,眼前是哭得双眼红肿的母亲。由于颈部受伤严重,起初何小华的双手以及胸部以下完全没有知觉。经过13年的治疗与康复训练,目前何小华的双手恢复了功能。

  父亲患上尿毒症 母亲反反复复两头跑

  何小华的母亲刘阿姨今年65岁,是一名党员。她介绍,小华是家中独子,早些年,丈夫还可以分担照顾孩子的重担。可丈夫在2010年左右患上尿毒症,起初每周要做一次血透,之后增加到每周两次。丈夫去世前的那段日子,住在同一个医院另外一栋楼,刘阿姨每天反反复复两头跑。

  “累极了时,脑子都不转了,别人说的话就在我耳边飘着,听不进去,我自己讲话也颠三倒四,组不起一个完整的句子。”刘阿姨说,那时的她,唯一的发泄就是跑到无人的地方大哭一场,可哭着哭着又惦记着病床上的丈夫和儿子,只好强打起精神赶紧跑回去。2012年丈夫去世之后,刘阿姨变卖了唯一的房产,偿还了部分债务。这些年,她原本带着小华租房住,前年搬进了社区帮她申请的廉租房。

  学做绢花助双手恢复功能 医生护士都来买还帮推销

  去年10月,因为一些并发症,何小华又住进医院进行手术和康复治疗。“医生和护士都对我很好,常常鼓励我。”何小华说,医生建议他在网上找一些视频,学做手工绢花,既有助于恢复手部功能又可以打发时间。本来他只是试试而已,没想到越做越有意思了。

  何小华如今已经学会了网购制作材料,可以灵活运用剪刀、别针等工具。从一天都做不成一朵花,到一天可以做三四朵花、两天完成一束花,他乐此不疲。

  为了鼓励何小华,有护士隔三差五就来买上几朵,说是放在办公室心情都会变得很棒;几乎从不用微信的医生特意为他发了朋友圈,帮忙接单;前来探访其他病人的陌生人看到了,也买上一束,对他说加油。

  母子俩乐观面对生活 社区为他发起义卖

  日子虽难,但刘阿姨与何小华很乐观。“碰到很多好人,可是我都不能一一报答。”刘阿姨说着说着红了眼圈。病床上的小华拿起刚做好的一朵康乃馨递给妈妈,“送给你,别哭啦。”

  昨日,株洲晚报在A07版刊载《朵朵绢花承载起一对母子的苦乐人生》一文之后,引发了不少市民的关注,在石峰头社区的各大微信群中一场绢花义卖也温馨开场。

  市民陈奶奶已经80岁高龄,她看到晚报的报道后,马上致电社区网格员询问何小华住院的具体位置。陈奶奶介绍,她也是株洲玻璃厂的老职工,认识何小华一家人,只是这些年她住到了河西,所以与老街坊们联系比较少了。“他们一家都是很好的人,碰到不幸的事情还能这么坚强,很不容易,我想去看看他们……”陈奶奶说。

  为了方便大家了解情况,石峰头社区网格员将何小华已经做好的绢花一一拍照制作成图册,还编发了情况介绍,发到了6个网格的居民微信群中,马上就有很多居民回应。

  居民马先生挑了一束红玫瑰,捐赠了500元钱,“花我打算送给爷爷,他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500元钱请你替我转交给他们一家人。”马先生私信网格员表示。

  “你好,我买一束花,再资助200元钱,辛苦你们转交。”另一位居民也慷慨解囊。

  不到半个小时,现成的7束绢花已经被预订一空。石峰头社区党委副书记、主任冯艳介绍,义卖与捐款情况,他们都会通过网格微信群进行公示,义卖结束之后再将爱心款送到医院,尽量不会打扰到何小华休息和影响医院正常秩序。同时,她也再三叮嘱何小华,要在身体可以承受的范围做手工。

  “没有办法报答,只能说声感谢!”何小华的母亲刘阿姨得知大家关心后,几度哽咽。

来源:株洲晚报 石峰头社区

编辑:谭洪汀

阅读下一篇

返回石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