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8个月努力,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发展规划7月7日在北京通过评审。
清水塘工业区是国家"一五"、"二五"期间重点投资建设的老工业基地,目前聚集冶炼、化工企业百余家,年排工业废气280亿立方米,年排放工业废水5200万吨,年产生工业废渣140万吨,工业"三废"对区域地下饮用水源造成严重污染,并使中镉、铅等有毒金属含量严重超标,该工业区已成为全省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对长株潭三市的空气质量和长沙、湘潭两市饮用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规划建设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成为必然。规划一旦实施,不仅有利于助推清水塘地区中小企业的升级改造,促进株冶、株化、智成化工等企业"三废"资源的循环利用,延伸产业链,培育冶金、化工产业集群,提升株洲重工业的核心竞争力,且有利于治理环境污染,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市民的生活条件。
自2004年起,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区着手开展清水塘循环经济工业区建设,拟采取"政府牵头,市场运作,企业参与,公司经营,滚动开发"的思路进行开发。该工业区规划总面积16平方公里,分为改造区和拓展区两部分。改造区面积10.2平方公里,以实施已获国家批准的株冶、智成化工等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的技术、工艺、流程循环改造项目为重点,大力发展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辐射带动周边关联企业的循环经济改造和技术升级。拓展区面积5.8平方公里,将利用老工业区周边因工业污染而闲置的土地资源建设新的工业区。拓展区以"三废"综合利用产业、有色冶金和精细化工的配套环保产业、物流服务业为主导,并利用园区平台整合治理大量小型加工企业,实现资源共享、生产集约、环境同治。
园区规划分两期实施,其中2006年至2010年为第一期,面积为8.44平方公里(拓展面积2.44平方公里,改造面积6平方公里)。2011年至2015年为第二期,面积为7.56平方公里(拓展面积3.36平方公里,改造面积4.2平方公里)。规划总投资120亿元,其中拓展区投资50亿元,改造区重点大型企业循环经济及环境整治项目投资70亿元。
据预测,到2010年,该工业区总产值将达400亿元,万元GDP的综合能耗控制、新鲜水消耗大幅下降,工艺用水回用率、以及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将达到国家标准。到2015年,该工业区总产值将达到800亿元,园区企业全部实现清洁生产,成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湖南省新型工业化标志区。(区项目年办)
来源:石峰区政府办
编辑:谭洪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