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友善,温暖世界的人性光辉

来源:株洲日报 编辑:谭洪汀 2015-06-19 09:31:39
—分享—

  友善,温暖世界的人性光辉

  ——株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事·“友善”篇

  

 

  ←瞿志英获评株洲十大孝星。 伍海涛 摄

  

 

  ↑唐先华街头献爱心。 谭浩瀚 摄

  株洲日报记者 李淼

  什么是友善?

  友善:公民德行的光谱

  友善,是公民德行的光谱,它为人际关系注入正能量,为社会和谐提供润滑剂。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显著区别,就是人与人的交往突破了血缘地域的限制,构建起一个“陌生人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亲善、互助、友爱变得尤为珍贵。

  我们倡导的友善,是爱心的外化,是与人为善、与物为善。善待亲人以构建和谐家庭关系,善待他人以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善待万物以形成和谐自然生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广聚爱心,乐善好施,让世界充满爱,是友善的理想境界。

  友善的现实表达

  “疯狂义工”帮助3000人次

  今年46岁的唐先华公益生涯长达27年,足迹遍布全国。

  在华容县工作的14年里,唐先华先后免费教700多名贫困学生作画,免费为孩子们提供学习用品、午餐及车费。志愿参加洞庭湖的抗洪救灾,从洪水中救出11人,转移群众财产价值900多万元。

  2002年来到株洲工作,唐先华相继资助了炎陵、攸县、茶陵的多名贫困学生,为200多名孤寡老人提供生活用品及药品,帮助残疾人树立生活信心,为劳教所的失足人员送去温暖,还积极参加环保、献血、禁毒、交通劝导、植树、关注抗日老兵等公益活动。

  在志愿服务生涯中,唐先华多次参加抢险救灾,从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到雅安地震,四上高原救援灾民,三次遇见温家宝总理,受到总理高度赞扬并获赠免费机票。

  2012年开始,唐先华辞去工作,专职做义工,所有生活和义工费用主要靠政府补助和社会捐赠。一日三餐,常常是方便面+咸菜,老家漏雨的旧房子也一直未翻修。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钱都投资给了“幸福事业”,帮助了比他更需要钱的人,自己失去的是金钱,收获的却是无价的幸福。

  据不完全统计,10多年来,唐先华个人所捐钱物以及募集的爱心物品总价值已超过300万元,利用工余时间积极参加助残、助老、助学、环保、禁毒、献血等各类公益活动,年义务服务时间近300小时,受他帮助过的贫困学子、孤寡老人逾3000人次,他本人则被媒体称为“疯狂义工”。

  “大孝星”建敬老院照顾老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她把村里的孤寡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她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顾着敬老院里的智力残疾人。她就是醴陵市清水江乡添福敬老院的院长瞿志英。

  2003年6月,瞿志英和老伴拿出全部积蓄近10万元,又说服儿女连拿带借凑了10多万元,并将房子抵押贷款,筹建添福敬老院。然而此时,家中老伴却被检查患上尿毒症。瞿志英开始了艰难奔波历程:为老伴四处求医,为敬老院跑手续搞建设,回家还要饲养生猪、鸡、鸭,同时作为村妇女主任的她,还要兼管村上工作。

  舍小家为大家,瞿志英的付出得到了回报。2005年9月,添福敬老院建成。每天,瞿志英早早来到敬老院,照顾老人也格外细心有耐心。

  敬老院每个月两到三万元的开支,让瞿志英颇感头痛。为让老人和孩子吃饱、穿暖、住好,瞿志英管理敬老院尽力实现“自给自足”。敬老院里四季瓜果飘香,近百亩郁郁葱葱的果园中,种有西瓜、花生、百合、无花果等20来种农作物。除了养鱼,瞿志英还自己喂猪、养家禽,并建了两个沼气池,打了两口水井。敬老院里装了电视,设有阅览室、娱乐室等。在这里,老人们衣食无忧,生活富足,老有所乐。

  春去秋来,添福敬老院已走过了十年时光。瞿志英脸上的皱纹越来越深,头上的白发也越来越多,但她说:要尽最大的努力,帮助身边的群众,做他们的守护者和贴心人。近年来,瞿志英先后获得了“湖南省十大孝星”、“株洲市十大孝星”、“感动株洲人物”、“株洲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凝聚2000多人关爱生命

  醴陵小伙子肖敬,关爱生命万里行,预防阻止青少年自杀。

  肖敬在18岁时就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以预防青少年自杀和加强生命教育为主题的“关爱生命万里行”活动小组,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两次作出批示、给予鼓励。每当人们问起肖敬为何能在关爱生命的路上一直坚守时,他总是很自然地说:“爱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

  截至目前,“关爱生命万里行”活动小组已由最初的100余名成员组成的学生社团,发展成为一支包括教育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在内的心理援助和生命教育志愿者队伍,拥有2000多名成员。

  活动小组成员们通过网络、书信以及一对一帮扶等方式,为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提供心理援助2000多次,预防阻止青少年自杀1000多起,先后在全国各地举办了100多场次的生命教育活动。他们曾13小时跨省救援,最终将一名浙江女孩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他们曾103天真情陪伴,唤醒一名高考失利男孩对生命的热爱。

  从2007年起,活动小组连续4年通过人大代表向全国人大提交了关于预防青少年自杀、加强生命教育的相关方案和建议。

  历经10余年的风雨洗礼,肖敬已从一个中学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志愿者。近年来,他获得了全国生命彩虹奖、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三等奖,并被评为株洲市优秀青年志愿者、醴陵市首届道德模范。目前,肖敬担任了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志工委副主委、醴陵市4所学校的义务德育辅导员,他正在沿着关爱生命之路执著地前行。

  我是这样看

  王鹏(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

  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文明社会必须遵循的一种观念和准则。社会工作是一种缓解社会矛盾、营造社会和谐友善的重要职业。社会工作强调,尊重、接纳、理解服务对象,要求我们从服务对象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疏导服务对象心理压力,让所服务的对象更好地融入社会。

  凌文彬(市人大代表、市农科所党委副书记):

  友善可以为我们创造一个安定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友善能使人抛弃积怨找到友情。友善的人多了,就能形成一种氛围,那些不愉快就会减少,那些阴暗面就会被抑制下去。所以,只有善待他人,才能把自己融入人群,获得友谊、信任、谅解和支持;只有善待他人,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拥有充满快乐的感觉。

  肖亚(市人大代表、石峰区田心街道泉塘湾社区书记、主任):

  人际交往、待人处事,如果没有了宽容,没有了友好,就失去了人之初中最重要的“善”。友善是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也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境界的尺码。当与别人产生矛盾时,我们应在坚守原则的基础上,努力化干戈为玉帛。“以牙还牙”、“针尖对麦芒”的处事方式,只会使自己走入人际关系的“死胡同”,实不可取。

来源:株洲日报

编辑:谭洪汀

阅读下一篇

返回石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