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多月,签约2169户
棚户区改造的"清水塘样板"
株洲日报/株洲新闻网记者 黄进 通讯员 申明 实习生 潘逸辰
株洲日报讯 104天,700余名干部职工,2169户棚改居民,完成一期项目征收任务的81.8%,没有一例因政策执行不公而上访,未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7月10日,清水塘片区棚改项目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传来的消息,令人振奋。
这个全省目前规模最大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项目,为何能屡创纪录,树立棚改新样板?
►►“三自主、三公示”,坚持阳光征收
3月29日,正式启动签约,到今年年底,要基本完成7000余户的征收任务。
时间紧、体量大、任务重,石峰区全区动员、全员上阵,明确了“指挥部领导、街道统筹、部门包户”的工作模式,包括市房产局近60名工作人员在内共700余名干部职工奔赴棚改一线,“白天上班,晚上上户”,形成强大合力。
坚持“让阳光照进每个环节”,执行“三自主”,即让群众自主选择评估机构、自主申请集中签约、自主查阅补偿明细;推行“三公示”,即政策公示、过程公示、结果公示,使政策法规家喻户晓,操作过程公开透明。
►►试水“集中签约”
5月25日,清水塘片区棚改项目一期A地块举行集中签约,签约206户,创株洲棚改史上单日签约之最。
何谓集中签约?即分楼栋发动群众在规定时间内集中签约,当本楼栋在规定时间内签约率达到90%,将享受一定的集中签约奖励。
让民意主导征收,这是清水塘棚改的一次大胆探索,在全市棚改中尚属首次。
“大家围坐在一起签字,每家每户的补偿明细一目了然,心里很踏实。”在现场,棚改户黄立君说。
6月17日上午,清水塘大王山生活区2栋的前坪上,征收补偿款“集中发放”的新模式,则给棚改户带来了另一种新体验。81户居民在家门口领到了首笔征收补偿款。
►►征收干部成了棚改户特殊的“邻居”
组织10余场房源推介会,编印《房源手册》,让棚改群众足不出户看房选房;到棚改居民集聚区集中办理水、电、气等迁移、销户手续,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群众的幸福指数……
棚改户郭志云在岳阳工作,得知集中签约的截止日期将至,而自己又无法抽身回株洲,内心非常焦虑。负责该户签约的石峰区信访局干部获悉此事,当天来回驱车400多公里到岳阳与他签约。
考虑到棚改居民随时需要咨询政策,征收干部王艳湘等人就在湘氮一区9栋租了间房,把办公室搬了进来,成了棚改户特殊的“邻居”。
户主的丈夫患病住院,区文体新局原副局长文红卫先后4次到医院探望,用温情行动打开了棚改户的心结。
作者:黄进 申明 潘逸辰
编辑:谭洪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