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组图片 带你见证清水塘老工业区的华丽"蝶变"

来源:株洲新闻网 编辑:谭洪汀 2017-11-29 11:22:17
—分享—

  

  ▲ 清水塘,整装再出发。

  

  ▲ 2016年起,清水塘棚户区改造项目启动,项目涉征12336户,已完成9308户。

  (文/唐剑华 本组图片由石峰区宣传部及日报视觉视频部提供)

  清水塘,株洲城北,一块核心面积为15.15平方公里的土地。

  因工业而生,因工业而立,这里,曾孕育了株洲的工业辉煌。株洲清水塘老工业区在鼎盛时期汇集了冶炼、化工、建材企业261家,工人总数超过5万人,年创产值400亿元,占株洲市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累计向国家上交利税480亿元。然而,重化工产业聚集、粗放式发展模式、环保意识缺乏、基础设施老化,导致清水塘在创造巨大工业产值的同时制造了严重的污染,清水塘一度成为全国“四大工业污染区”之一。

  

  ▲ 不破不立,老工业区开始进行拆迁改造。

  

  ▲ 曾经的清水塘地区,大力发展工业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改革,必须要有刮骨疗伤的觉悟。”2015年底,株洲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五年完成综合治理,十年建成新城”的目标;将株冶集团等一批既是“创收大户”又是“排污大王”的企业列入转移转型的序列。截至目前,清水塘地区已累计关停企业147家。

  

  ▲位于田心片区的轨道智谷产业园,也是清水塘搬迁改造企业的迁入基地。

  

  ▲石峰区环保大道已基本建成,正处于试通车阶段。

  

  ▲清水湖区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顺利进行。

  

  ▲株冶等既是“创收大户”又是“排污大王”的企业,已列入转移转型的序列。

  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地而制。一声号令下,高耸的烟囱倒下了,成片的厂房拆除了,轰鸣的机器停下了,株洲再一次以“志士断腕”的豪情,正在让清水塘华丽蝶变。清水塘老工业区翻开了新的一页,变的是发展方式,不变的还是“敢创敢干”的清水塘精神。湖南省委督查室到清水塘进行专题督查时,用“极端”“震撼”等词汇对株洲的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国家环保督察组多次对清水塘搬迁改造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并给予充分肯定,表示要将清水塘环境治理作为正面典型在全国进行推介。

  未来的清水塘,将完善“工业文化旅游休闲、科技创新、口岸开放功能区域”3大功能,建成“工业文化旅游休闲、科技园、物流园、临山居住区”4大板块。结合清水塘工业遗址保护和开发,将规划建设工业遗址公园,建设省工业遗址博物馆、中国电力机车博物馆,形成以工业文化为特征的主题旅游休闲区。

  

  ▲清水塘工业遗址效果图。

  

  ▲清水湖湖区鸟瞰图。

  

  ▲由清水塘搬出的部分企业,经技术和环保改造后在动力谷工业园落户。

  清波漪漪,春风习习。承载了苦难与辉煌的光荣土地,而今迎来了凤凰涅槃。如今的清水塘,一根根钢管被卸下,一台台设备被拆除,阳光透过屋顶,焊点青烟升腾,一个时代终结的背后,是新的业态重新崛起。

  今天,每个行走在清水塘地区的市民,都能确切感受到一个老工业基地绿色发展的铿锵步伐、优美转型的曼妙身姿、城市前行的巨大魅力。在清水塘这块新生的土地上,人们在追忆、在回味,更在期待、在展望……

来源:株洲新闻网

编辑:谭洪汀

阅读下一篇

返回石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