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留住老工业城市记忆 我市正在起草工业遗产保护条例

来源:株洲日报A3版 作者:李卉 编辑:谭洪汀 2017-12-13 10:41:03
—分享—

  

本报讯(记者 李卉 通讯员 刘音宝)昨天,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刘光跃赴石峰区清水塘老工业区,对工业遗产保护立法工作开展调研。

 

  刘光跃实地考察了柳化智成化工(原株洲氮肥厂)的苏式建筑老办公楼及老厂房,中盐株化的标志性老厂门和磷肥装置,五矿集团株冶公司(原株洲冶炼厂)133米烟囱以及鲁奇式沸腾炉等工业文物。调研组在市清水塘搬迁指挥部听取了关于清水塘老工业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汇报,并与相关市直部门、企业等的负责人就工业遗产保护立法进行座谈。

  刘光跃指出,要找到清水塘老工业区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结合点,实现立法保护、合理利用的科学协调,形成保护立法的典范经验。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建湘、邓尚文,秘书长候选人提名人选刘正平出席会议。

  保护工业遗产 株洲在做这些事

  原株洲氮肥厂老办公楼上“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清晰可见、株化有着半个世纪历史的欧式大门曾是产业工人们的骄傲、株冶133米高的烟囱承载着株洲工业的荣光……当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快捷键按下,成片的厂房被拆除、一根又一根烟囱相继倒下,在轰轰烈烈地拆除与建设中,这些承载着我市工业辉煌、城市发展进程的工业遗产,将以一种什么样子的姿态和形势继续留存?

  市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指挥部工业遗产保护组相关负责人介绍,立法保护方面,目前《株洲市工业遗产保护条例》已经在紧张地起草之中,同时实体保护的脚步也没有停歇。

  今年4月以来,由市文体广新局牵头实施的清水塘老工业区工业遗产调查工作,历时4个多月,共调查登录118处具有重要历史、科技、艺术与社会价值的工业遗产,采集了完整详细的遗产数据(文字、照片、视频、图纸),基本摸清了清水塘老工业区工业遗产的家底。

  另外,为推动湖南工业博物馆和清水塘工业文化主题公园重点项目规划,我市已经编制《湖南工业博物馆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报送省人民政府。(记者 李卉 通讯员 王金桥)

来源:株洲日报A3版

作者:李卉

编辑:谭洪汀

阅读下一篇

返回石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