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灯火已披层层倦意,而他忙碌的身影依然充满活力。
白色的工服有些色彩斑斓,而他干净的笑容依然温暖人心。
陈焱,中车株机公司机车事业部一名基层主管,一直从事电气工艺工作,凭着一股子韧劲儿,从职场新手成长为团队负责人,担重任、破难关、聚众为,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坚韧不拔担重任,笃志弘毅扛大旗
“高标准、严要求”是陈焱的工作信条。自进入公司以来,他参与了南非22E等30余个项目,出色地完成了其所负责的电气工艺技术工作。对于技术难点,不解决问题他绝不松手。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摸索与钻研中,他快速成长为工艺工程师。
塞尔维亚机车项目需要同步推行模拟二线工作。没有经验怎么办?陈焱没有气馁,“既然无实践经验,那就从理论入手。”通过文献资料学习、现场调研,陈焱逐步将模拟二线推进的方向以及框架梳理出来。
陈焱敢于担当,主动牵头,有灵感就与领导交流,积极组织各部门开展评审,讨论稿修改不下十次,深夜回家已是常态。
细化要求、明确时间、制定模板,形成模拟生产线、模拟配送线的统一管理……在陈焱的带动下,经过项目组的共同努力,塞尔维亚项目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中国中车2016年优秀模拟线建设项目。
凭借踏实的工作作风、不懈的钻研精神,陈焱得到了领导与同事的认可。一颗技艺全面的“工艺新星”崭露头角。

埋头苦练真功夫,昂首铮铮破难关
陈焱不仅敢于担当,还善于攻克难关。
在某机车制造过程中,淋雨试验一次性通过率制约了项目进度,成为改善提升的关键。面对临近的交付期限、疲惫的作业人员、紧张的场地资源,陈焱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攻克难关。
为了得到第一手试验资料,陈焱从供应商生产现场调研,到场内设备安装,再到吊具设备的使用,全程跟踪记录,逐一分析关键点,并结合其他车型淋雨试验记录进行大数据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关键在于设计构造。
于是,他与设计人员深入剖析产品组装过程、产品结构、漏点数据,最终制定了预防措施,使该型机车淋雨试验一次性通过率提高了15%,有效地降低了项目成本。
“那段时间,挺拼的!只要功夫做到家,就没有过不去的槛儿。”陈焱感叹说:“凌晨5点的株机也是很美的。”

众人拾柴火焰高,不负青春不负心
自2016年起,陈焱担任电气工艺组主管。他深谙团队的重要性,直面诸多技术难点,整合组内优势,带领团队攻坚克难。

面对布线过程线缆交叉、接线过程预留弧度的课题,他积极申请《轨道车辆艺术化布线工艺方法研究》工艺研发项目,带领团队成员改善机车布线接线效果,获得一致好评。
面对螺栓紧固难点且扭力精度要提高到行业一流的课题,他牵头研究智能扭矩扳子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实现作业过程的数据化,提高了一次装配合格率。
面对“项目多、人员少”的局面,他整合业务组工作,发挥每个人的优势,组建了多个项目小组,而他自己则作为“机动队”随时提供支撑,解决了人手短缺的难题。
面对生产现场线缆防护的攻关项点,陈焱积极组建攻关小组,从既有量产车型入手,总结出《电力机车布线过铁防护工艺方案》,为布线工艺提供了可参考的“宝典”。
众人拾柴火焰高,星星之火可燎原。

焱,光华也。担重任、破难关、聚众为,就是陈焱的光华。正如《楚辞》所言“阳焱焱而复顾”,陈焱精力充沛,善于钻研,正带领着团队绽放新的光彩。
来源:中车株机
编辑:谭洪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