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峰新闻网讯 近年来,石峰区全面推进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攻坚战,261家企业已全部关停退出,已有2.48万名企业职工得到妥善安置,2000多名破产改制企业党员中已接收1073名党员组织关系。破产改制企业党员移交社区进行社会化管理后,面对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的现实,部分党员存在思想上有抵触情绪、不经常参加党组织生活、不经常参加党内各类活动、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如何破题?在服务转型升级中,石峰区将无条件“收”与创造性“管”贯通起来,推行“四个一”工作法创新党员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次见面会——让企业党员建立情感认同
石峰区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将1073名破产改制企业党员组织关系按照“工作地为主、居住地为辅、户籍地兜底”的原则,合理纳入全区232个网格的126个网格党支部中,以网格党支部为纽带组织一次针对破产改制企业党员的“欢迎式”见面会,让他们找到组织,找到“亲人”。清水塘街道原有党员2700余名,在株冶搬迁和原株化破产后,新增400余名破产改制企业党员,街道将这批企业党员及时划入43个网格党支部,分别组织一次见面会,党员之间相互认识、留下联系方式,帮助这些企业党员熟悉网格支部活动由哪些、阵地在哪里,逐步引导企业党员建立情感认同和组织认同,实现由“企业管”到“社会管”的思想转变。

报亭社区改制企业党员见面会
一次座谈会——让企业党员融入社区
石峰区组织街道和社区与有关成员单位签订共驻共建责任状,建立分片联系服务责任制,按照归口管理原则,针对1073名破产改制企业党员全覆盖组织一次座谈会,充分了解破产改制企业党员思想、生活和工作方面的需求,并形成服务清单和需求清单,让他们更快融入社区,发挥作用。田心街道通过召开座谈会,将300多名破产改制企业党员及时放在网格居民微信群,不仅在线解决企业党员实际问题,企业也积极配合街道中心工作,仅一个多月便完成禽畜禁养区养殖户清零工作,搬迁拆除12家养猪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一次组织生活会——让企业党员建言献策
石峰区以“火车头精神”大讨论活动为载体,将组织关系在该区的破产改制企业党员,以及全区机关、街道、社区、村、医院、学校、“两新”组织中的其他干部职工一起纳入活动范畴,确定“城乡统筹·幸福株洲落地开花”“做优做大网格服务,推进小区物业治理”等9大主题,组织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会。井墈社区340名破产改制企业党员在组织生活会上,既谈自己思想、生活、工作中的困惑和不足,又积极建言献策,累计提出各类建设性意见20余条,社区整合吸收这些意见,启动老旧小区改造,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改造下水管网,开设棋牌室、乒乓球室、舞蹈室等,建立老年合唱班、老年跳舞班、夕阳红舞蹈队等队伍,已累计组织各种活动150多次,有效丰富了党员群众生活。
一次微党课——让企业党员感受工业记忆
围绕清水塘老工业区的辉煌历程和转型蝶变,石峰区采用微党课的形式,精心制作针对性强的党课内容,引导破产改制企业党员一同回忆60年工业发展历程,认识“五大发展理念”“三去一降一补”的现实意义,了解清水塘片区关停搬迁后的规划蓝图,增强他们的思想认同感。在老工业基地居民集中居住区井墈社区,投资180万元建设了湖南省首家社区博物馆,收集展出蒸汽机车、电线杆、安全帽、老厂房、自行车、红领巾、毛主席语录等旧物件,通过开展体验式微党课活动,让老株化党员感受工业记忆。

清水塘井墈社区破产改制企业党员上党课
来源:株洲日报
编辑:谭洪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