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株洲日报》:石峰区培育新经济业态,办好民生实事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刘毅 编辑:廖婕 2020-06-11 12:25:27
—分享—

株洲日报讯 清水塘片区企业完成搬迁改造,石峰区获得发展新空间,该区将出台优惠政策,引入一批跨境电商、口岸物流、外贸加工等外向型企业,培育新经济业态。同时,大力推进旧城改造,办好民生实事,让发展成果惠及百姓。这是记者从6月8日召开的石峰区第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上获取的信息。

轨道交通是石峰区优势产业,该区今年将力争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株洲论坛永久落户我市,并结合主机企业核心技术及关键配套,引进1个10亿元以上、3个5亿元以上、20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目前,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B型)、中欧(株洲)国际货运班列相继运营或开通,该区将整合片区物流资源,发展外向型经济,并依托区域工业文化旅游资源和九郎山绿色生态都市农业休闲资源,培育文旅经济新业态。

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该区明确对有资金保障的清水塘大道等36个市级平台和片区开发项目以及中车时代电气创新实验平台等32个企业主体实施项目,集中力量,优质服务,确保要素保障,力促全年24个重点项目开工、16个竣工。与此同时,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同步引进一批高端配套项目、科创企业、创新平台,以大项目带小项目促进新产业体系构建。

发展的依归是民生。该区今年将分类改善60个以上老旧小区、1万户左右居民的人居环境,新建2个“24小时智能书屋”、3个社会足球场和一批小游园,设置一批临时便民疏导点,加快补齐群众家门口的生活设施短板。尤其是要办好十件微民生实事,即就业跟踪关注5000人以上,政府补贴性职业培训3000人次以上,实现再就业4000人以上,“零就业”家庭动态援助100%;改造2所公办幼儿园,将8所委托举办的幼儿园建设为公办园;完成雪峰学校主体施工;整治农村“四类房”300处以上;老旧小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50台以上;完成田心等3个街道“睦邻社”建设并启动社会化运营;完成4个微市场规范建设;合理设置地摊点1000处左右;建成湘天桥立体停车场并投入使用;建成并开放金盆岭公园。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刘毅

编辑:廖婕

阅读下一篇

返回石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