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名记忆:响石岭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牛八 编辑:谭天琦 2021-11-01 10:00:00
—分享—

▲秋日暖阳下的石峰区响石广场。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刘震 摄

▲市民在石峰公园拍樱花。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刘震 摄

▲石峰区响石岭步行街。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刘震 摄

▲建设北路一侧的石峰公园。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刘震 摄

株洲市中心有个钟鼓岭,石峰区则有个响石岭,从名字来看,这是两个均能发出响声的山岭。事实也的确如此。前者是因山岭上曾有寺庙晨钟暮鼓,故名钟鼓岭;后者是因山岭上曾有块敲击时能发出“咚咚”响声的巨石,故名响石岭。有民间传说,舜帝南巡经过石峰头,所乘龙驹脖子上的铃铛掉落山岭,土地公公将铃铛收下,埋于一巨石之下。当有人踩踏巨石时,便会发出响声。

慢慢的,响石岭由原来的山名逐渐变成了地名。如今石峰区设有响石岭街道办事处,下辖11个社区,辖区总面积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万余人。石峰区今天的响石广场,名称也来自这响石岭。

历史上,响石岭及石峰区的大部分区域,在1949年9月前为湘潭县管辖,新中国成立后,响石岭和如今的石峰区大部分区域划归株洲镇管辖。石峰区最初叫郊北区,后改为北区,1997年,株洲市辖区进行调整,北区更名为石峰区。

说起响石岭,这里有城区最大的公园——石峰公园,有铜塘湾、白石港两大码头,还有株洲人口中的株洲电厂、株洲桥梁厂、株洲洗煤厂、株洲选矿药剂厂、株洲制药厂、株洲柴油机厂、株洲耐火材料厂等一批大中型企业,当年也曾风光无限。时过境迁,如今这些企业,有的已搬迁,有的已不复存在。此外,这里还曾经聚集了株洲市二医院、株洲电视台、株洲市第三中学等一批文教卫相关的单位。石峰区的几个党政机关办公地,也都设在响石岭,因此石峰区是名副其实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中心。上面这么多单位里,我对二医院的感情最深,因为这是我当年实习的医院。想当初,我因为在妇产科实习期间表现比较亮眼,差点被株洲的妇产科权威吴志成医生纳为门生,如果当年留下来的话,说不定现在我就是株洲市少有的男性妇产科大夫了。

2004年建成的响石岭步行街,曾红火过一段时间。不少生活在株洲城北的人们,会特意去响石岭步行街购物。早几年,我路过这里时,发现这里的商铺仍然生意不错,除了服装外,还有不少售卖儿童游乐设施,以及瓜果蔬菜、零食小吃、笔墨文具的小店,吸引着顾客前来。

株洲市区有一条东西走向,西高东低的山脉,即石峰山—响石岭—田心石子山。石峰山由响石岭、尖峰岭、倒骑龙、石峰头诸峰组成。1964年株洲市人民委员会将石峰山部分建设成石峰公园,市领导带头,机关干部、企业职工在这里开荒植树,定植果树及风景树。

响石岭以石闻名,自然少不了与石头有关的故事。

石峰山的石头中石灰石数量庞大,是烧制石灰的上等原料。所以从明清时期开始,石峰山下办有不少石灰窑,株洲产的生石灰经白石港码头远销洞庭湖地区及湖北省,白石港也因此而兴起。石峰山南侧的株洲桥梁厂在建厂时,数个采挖石灰石留下的大坑,填埋了数以万计的土方。

新中国成立初期,株洲市被列为国家“一五”计划时期新建的8个重点建设城市之一,国家13个重点项目被安排在株洲市兴建。如何做好规划,成了头等大事。为此,国家计委、建委及中央有关部、局组成联合工作组以及部分苏联专家,来到株洲进行实地考察。据说,有苏联专家曾认为石峰山限制了株洲城市的发展,于是政府部门负责人决定将响石岭打通。响石岭的石头多为花岗岩,石质较硬,为了打通响石岭着实费了不少力。

株洲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与铁路的缘分从1903年醴萍铁路开建就已开始。期间,多条铁路路基修建时,需要大量碎石,于是响石岭至田心石子山一带,有不少人瞅准了商机,开办了一些石料厂,专门开采石料,把生产出来的碎石供应给铁路建设方。如洪福寺、白鹤仙以及金盆岭等处都有私人办的石料厂。新中国成立后,这些私人的石料厂被田心乡政府接管经营。农业合作化后,农业社又组织农民上山开采石料。

现如今建楼房多用钢筋混凝土做基础,而在没有钢筋水泥的时代,基本都是用石头砌地基。响石岭的石头就适合做基建材料,尤其是房屋地基。株洲建市后,一批大中型企业相继落户,盖厂房、建宿舍都需要用片石砌屋基,片石的需求量也因此随之剧增。据《株洲市志》记载,1951年,由市郊北区组织近1800余人上田心石子山开采片石石料,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一兵团还派出3000余人参加石料加工和运输。那些年,石峰山一线的石头山上,都是两两一对的采石工,一人手握钢钎,一人挥舞铁锤,不停地打炮眼。炮眼打成,装上炸药,轰隆隆的炮声震得地动山摇,石头哗哗滚下。随着株洲工业新城的建设进程,石料需要量不断增大,石料的产量也同步增加。

1956年,响石岭周边的集体石料场合并成立了株洲市石料厂,当年生产石料3.11万立方米。1959年,又成立了株洲市第二石料厂。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到1986年,响石岭至田心石子山一带的石料资源枯竭而停止开采。

如今,响石岭的石头早已不“响”,响石岭从此再也无“岭”。但我想,株洲人应该都不会忘记,响石岭在株洲的工业建设和城市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牛八

编辑:谭天琦

阅读下一篇

返回石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