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荣军
株洲所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破除瓶颈,勇攀高峰。秉持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以战略创新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结构优化为手段,以绿色发展为目标。
以战略创新引领企业正确发展方向。为了适应国企改革和重大装备体制改革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中车株洲所制定了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提出了打造“科技化、规模化、国际化、多元化”为特征的“五个株洲所”发展目标,确立了“双创、双效”的两大发展主题。通过主攻四大产业板块、强化四大能力、坚持两个结合,形成技术引领、行业一流、跨界经营的运营生态,持续推进技术创新,积极促进企业实现多元发展、健康发展、绿色发展和和谐发展。
以科技创新提高综合效益。中车株洲所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组建了由院士领衔,汇聚业内多名资深专家及学术带头人的创新团队,不断完善创新体系,广泛搭建创新平台,科技创新成果显著。“十二五”新增科技成果1000余项,33项获得省部级奖励,7项成果属于国际首创;新增专利1903件,并实现中国专利金奖零突破;主导或参与标准制订145项,其中国际标准9项目。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永磁牵引系统、8英寸IGBT芯片等重大技术创新,打破了进口产品的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节约了至少上百亿元投资,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以结构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中车株洲所把结构优化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持之以恒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在轨道交通产业方面,以“智能、环保”为原则,突破关键产业瓶颈,重点加大功率半导体、列车网络控制、通信信号等关键产业环节的投资建设。实施多元化发展,中车株洲所利用核心技术优势,重点加强对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新材料等新能源产业的投资,在促进了行业进步的同时,实现了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我们紧扣国家战略对重大装备产业的需求,集约资源,积极进入海洋装备产业,逐步实现我国在船舶电力驱动系统、深海采矿技术的自主掌握,打造了以陆地轨道交通和海洋装备两栖产业群并列,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同步、实体产业和虚拟经济融合的产业发展态势。
以开放融合提升企业竞争力。中车株洲所秉承共赢共荣的发展理念,始终以开放融合的胸襟和视野吸纳全球资源。“十二五”以来,我们吸纳全球智力资源,与剑桥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等10多家国内外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拥有四大海外研发中心;累计完成9个国内外企业并购重组,在17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产业基地,海外客户超过200个,海外员工超过4000人,在全球30多个国家实现市场销售,2015年,公司海外销售收入76.7亿元,一个更加国际化的中车株洲所初具规模。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挥棒,引领企业在“十三五”期间实现转型升级,是中车株洲所站在新的起点,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应有之义。中车株洲所惟有持续深化改革,把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转化为奋发进取的生动实践,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敢打必胜的精气神,积极推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公司落地生根,确保“十三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长)
编辑:谭洪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