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株洲日报》:家门口的好学校——石峰篇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孙晓静 编辑:廖婕 2020-06-11 12:34:27
—分享—

【编者按】

近年来,根据教育部的部署,义务教育推行免试就近入学,自今年起,更是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公民同招”,“划片入学”,以给“择校热”降温。

眼下,各县、区正积极推动学校建设,多举措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行动正落到实处。

你心目中的好学校是什么样的?其实你不用去远方,好学校就在你身旁。本报自今日起,推出“家门口的好学校”系列专题报道,敬请关注。

田心中学:高品质学校建设的“石峰样本”

走进环境优美的田心中学,校园里各色乔木、盆景交错,随处见绿。拾级而上,红色主基调的教学楼恢弘大气。穿过教学楼,来到孩子们释放活力的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全塑胶跑道等一应俱全。

创办于2006年的田心中学,坐落于石峰区田心街道,区位优势明显。作为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校、株洲市首批素质教育示范校、市级初中英语学科基地,多年来大批优秀学子从这里扬帆起航。

打造“2235”快乐课堂

多媒体一体化教学机、智能黑板……在该校的智慧教室里,还安装了智能灯光系统,可随着户外光线变化而改变灯光亮度。

在田心中学的课堂,不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

“我们打造了‘2235’快乐课堂教学模式。”该校分管教学副校长介绍,这是“二把、二重、三步、五环”教学模式的简称,教师把自主学习、参与课堂、个性发展、休息锻炼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方法指导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只有激活学习动力才会提升学习能力,进而发展核心素养。”

“老师就像我的朋友”

在田心中学,有一支颇有“战斗力”的教师团队:历届市级学科带头人14人,市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区兼职教研员4人,区级骨干教师53人。此外,学校32名教师为中学高级教师,10余名教师曾参与全市中考命题工作。

中学英语高级教师柳珍,课堂教学自成特色,深受学生喜爱。课后,只要学生有疑惑,她都及时认真地为其讲解,学生背记等均亲自过关。学生黄佳妮说,心里有烦恼时也会第一时间找柳老师沟通,“感觉她就是我的朋友”。

这只是该校优秀教师的一个缩影。在这里,学校教师年龄平均在40岁左右,队伍稳定,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这里,一切以师生发展为中心,抓实目标管理,抓实“四情”研究,抓实课堂教学,抓实精准个辅。

搭建舞台让学生绽放精彩

“完整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和优异的成绩一个都不能少。”校长张喜良表示,学校精心设计各种德育活动、学科活动,搭建丰富多彩的舞台,绽放属于学生的精彩。

多年来,学校先后有周元皓、刘昊、张思远、舒雅丽等十几位同学考入新加坡公费留学,梁钰婕等同学考入美国高等学府深造,上千名同学升入省示范性高中。中考成绩、艺体竞赛成绩等连续多年名列全市公办初中前列。

光明学校:让孩子拥有诗意美好的童年

石峰区响石广场东侧,原株洲玻璃厂生活区之中,坐落着一所“湖南省园林式单位”学校——株洲光明学校。学校目前有教学班31个,学生1580人,教职工84人,办学规模居全区前列。

诗意栖居,环境育人

光华楼、明月楼、和风馆、丝雨亭、五味食堂……校内各大建筑命名极具人文气息。室外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旁,茵茵绿树与花草点缀其中。

校园里,电脑室、科技活动室、音乐活动室、美术活动室、多媒体教室等各类配套教室齐全。智能校园网络系统、智能广播系统、 “平安校园”家校通系统全覆盖。校园电视台可实现课堂直播,全区共享。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3万余册藏书任学生选择。

此外,700㎡的标准化学生食堂坚持明厨亮灶,食材严格挑选,家长随时监督;陪餐老师在学生进餐时,还引入了就餐礼仪课程。

双本双育,爱心育人

“光明学校这几年变化太大了。”除了校园环境不断变美,不少家长还感叹于孩子的精神面貌的变化。四年级学生家长刘女士说,女儿之前比较内向,“这几年笑容越来越多了,人也越来越自信了”。

这些变化源于该校一支充满爱心的优秀教师团队。

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校长黄凤伟经常给困难孩子送去物资和鼓励;市“百优教师”汤晓丹,用妈妈般的关怀温暖每个学生;市级英语学科带头人文芬,以校为家,陪伴学生的时间远多于家人;市优秀教师、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晓宇,年复一年陪孩子们在田径场训练,为体育院校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去年在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上,该校一位学生打破了长跑项目记录……

和而不同,课程育人

该校另一特色是课程改革,将“三自四步”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完善,以“诗、书、礼、乐、画”为艺术项目,以“四球、一绳、一操”为体育项目,大力推进体艺“2+1”工作,让学生学有所长、和而不同、全面发展。

书法、茶艺、曲艺、快乐乒乓、泥形我塑等特色课程全方位推进,每个孩子的特色、兴趣和专长被发掘。该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获2018年湖南省第六届中小学艺术展演美育改革创新案例一等奖。

“株洲市十佳平安校园”“湖南省义务教育合格学校”“株洲市中小学校示范食堂”“株洲市课改样板校”“株洲市体艺2+1特色学校”……该校还在市、区级中小学艺术节文艺汇演中多次捧得一等奖,更有数百人次在美术、书法、体育比赛中捧回奖杯。

清水塘学校:许给孩子一个美好的人生

这是一所以地名命名的学校。在这里,一缕清馨优雅的育人之风悄然泛起;在这里,一股浓郁厚重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在这里,一条“童蒙养正、果行育德”的兴校之路正逐梦向前。

这就是清水塘学校。随着2018年株洲市清水塘地区的最后一座冶炼炉熄火关停,清水塘老工业区的产能全面关停退出,清水塘片区重焕生机。该校全体教师也用知识、人文的清泉,滋润着一届届学子。

书香与花香并存

作为石峰区办学规模第二大的学校,清水塘学校占地面积3263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1654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居全区第一。

走进校园,入耳便是问候,举目便是笑脸。32间教室的木质开放式书架上,整齐摆放着孩子们从家里带来漂流的儿童书籍。书架最上层,则是自己养殖的花草和多肉植物。书架上方的彩色展板上,贴满了孩子们的作品和笑脸。

“让书香和花香并存。”该校德育副校长介绍,学校教学设施均按标准配置:每个班级配备了先进的触摸式多媒体一体化教学机,录播教室、多媒体教室视听效果一流,阅读馆、开放式书吧童趣可爱,还有乒乓球馆、科学实验室、书法室、舞蹈室等特色教室。尤其是两个硅胶专业篮球场、人工足球场和标准塑胶跑道,“在整个石峰区都数一数二,多届区运动会在此举行。”

紧扣课程核心竞争力

课程是学校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一所学校如果没有科学的课程结构、合理的课程设置、适当的课程内容,那只能是空中楼阁。

充满诗意的晨诵复合课程、匠心独运的阅读(电影)课程、内容丰实的体育本色课程、幸福陪伴的家长亲子课程……该校着力开发彰显清水特色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健康、快乐的学习中享受着生命的精彩,实现“人品和学识同步成长”。

六年级的颜彭楚自一年级便就读于清水塘学校,马上将步入初中。说起对学校最深的感受,他笑逐颜开:“我们学校活动非常多,在这里学习每天都很开心!”

体育节、艺术节、数学节、英语节、阅读节……每月均有一个特色活动,激发每一个孩子的内在潜力。每周二下午还有“快乐星期二”社团日,由学生自主选课,走班上课,做到定时、定人、定内容、定期展示、定期考核。

用真心和真情对待每位学生

综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和管理实践,校长徐志敏认为,人是学校发展最关键核心的要素,一个好学校,除了先进齐全的硬件设施,还要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专任教师79人中,市优秀教师3人,市学科带头人2人,区骨干教师26人,区名班主任1人……在该校,全体老师用真心和真情对待每位学生,用责任与担当守护成长,赢得广大家长的赞誉。

学校先后获评全国足球特色学校、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学校、株洲市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株洲市经典诵读特色学校等。该校男女田径队双双荣获石峰区第二十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冠军。在2019年株洲市“三好杯”篮球比赛中,该校女队捧回冠军奖杯。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孙晓静

编辑:廖婕

阅读下一篇

返回石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