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水塘三一能源装备产业园项目现场一派繁忙,数十台机械设备来回穿梭、紧张作业。
该项目总投资50亿元,将重点建设石油智能装备生产基地,并打造石油装备区域研发中心、企业创新中心、孵化器、加速器及总部基地,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约50亿元。
这是清水塘再出发的缩影。从2017年2月18日打响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集中攻坚战,到2018年12月30日株冶基夫赛特冶炼炉熄火关停,仅用不到两年时间,就实现了153家企业全部关停退出。2019年12月25日,三一集团、绿地集团两大世界500强企业携手进驻清水塘,三一能源装备园、绿地滨江科创园同时开工,标志着清水塘老工业区高起点开启转型发展新征程。
曾饱受环境污染的清水塘,已然卸下旧妆容,整装再扬帆。一座生态科技产业新城,正大步踏来。
新城空间布局
“四个产业区、三个住宅区、一个预留区”。即:科技创新、高端智造、文创商贸、口岸经济四个产业区以及三个配套品质住宅区,预留一个弹性发展区,对各产业区保留合理弹性规划,在区域中部形成产城融合发展核心。
▲清水塘生态新城规划效果图
新城产业规划
科技创新产业区。立足于建设生产、生活、生态协调的复合型产业活力新社区,引进发展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要素,重点发展动力与应急安全高端装备、智能制造领域工业机器人、智能交通等方面的研创应用产业,以及工业互联网共性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研发应用产业,建立孵化器、加速器和双创基地,打造清水塘科创产业的主要承载区。
高端智造产业区。作为科技创新的配套发展区域,重点集聚高端、先进制造产业,引进发展轨道交通集成电路(芯片)、应急安全高端装备、智能驾驶应用产品、智能工厂应用装备等领域的制造项目,促进动力产业、应急产业的跨界融合和创新发展,推动产业发展迈向智慧化、数字化、集群化。
文创商贸产业区。结合工业遗址的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以产业化、商业化的运营思路,文化创意体验式商业、商业贸易、会展经济、影视摄影、沉浸式旅游休闲、应急安全体验等多业态融合的产业项目,打造国内首屈一指的工业特色文创休闲街区。
口岸经济产业区。坚持外向型经济特征,重点集聚跨境电商、进口展销、服务外包、总部经济、现代供应链、高端商务等新兴业态,打造区域性的外贸、商业、服务中心。
基础先行大手笔谋篇布局,铺出一条腾飞之路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付诸行动。
6月12日,清水塘大道一期项目现场,路基已经成型,工人师傅正在进行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换填碎石等施工,本月底将达到通车条件。届时,建设北路和铜霞路将有一条便捷通道。
新城起步,基础设施需先行。去年9月,“一桥一塘六路”全面开工,包括清水塘大桥、清水塘城市公园、清水塘大道、清霞路、株冶路、霞湾路、观湖路和临江路,总投资超过50亿元,这些是拉开新城框架、搭建新城骨架、提升新城承载力的关键性、标志性工程,将为后续产业导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将着力构建与主城区及长沙、湘潭互联互通的主干路网格局。
▲清水塘大桥采用人车分流效果图 中交三航局提供
清水塘大桥北起清水塘大道,上跨清霞路,往南越过湘江,上跨滨江北路、新东路后对接珠江北路落地,道路全长2.85千米,其中桥梁段长度2.175千米。这是株洲首座双层跨江大桥。桥梁上层为机动车道,净宽31米,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为60公里;桥梁下层为人行通道和非机动车道,净宽10米。大桥两岸采用两级分流形式。“河东连接重点发展片区,河西连接相对成熟的名片产业园区,不仅仅是过江通道,还是片区协同发展中人、财、物要素流动重要纽带,联动效应很快就会凸显。”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紧邻湘江的清水塘城市公园雏形已具,总面积1416亩,水域面积321亩。该公园集城市景观与生态湿地于一体,承载科技园区配套、区域生态调节、居民休闲观光等功能。
目前,清霞路一期、清湖路建成通车,清水塘大桥、清水塘大道、株冶路建设已拉开架势。
为加快推进清水塘新城建设工作,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市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作协调指挥部开展清水塘市政基础设施和部分重点产业项目“交地清零”攻坚活动。石峰区通力配合,区直相关部门和有关街道全力以赴,大家敢担当善作为,有敢啃“硬骨头”的精神和气魄,推动活动取得成效。目前,13个项目中,已完成9个项目的交地清零。
同时,石峰区还着手在清水塘片区启动12年一贯制品牌学校和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配套项目建设,筑好黄金巢,只待凤凰来。
昂首未来好项目纷至沓来,拼出一条奔跑之路
新城建设的焊花在飞舞,项目落地的热浪在翻腾。
新城建设,关键在兴产业。指挥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石峰作为株洲工业发祥地,因工业而立、而兴、而强。因此,产业优先既是石峰发展形成的优良传统,更应成为推动石峰转型升级的根本遵循。
▲清水塘老工业区转型发展暨三一能源装备园、绿地滨江科创园开工仪式
全球装备制造业领军企业三一集团来了,预计年内完成厂房主体工程,2021年6月之前竣工投产;世界500强企业绿地集团来了,引入“大科创、大金融”等产业资源,并遵循“生态、科技、现代、时尚”的规划理念,构建汇聚总部经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创新创业六大产业集群及5G+智慧城市的“6+1”产业动能体系,塑造集生态与科技为一体的产业新城标杆。两大企业入驻,为清水塘新城建设标注新的高度,为打造中国动力谷注入强劲动力,也为后续企业和项目的落户起到先导和标杆作用。
指挥部负责人要求,主动切入,积极作为,借力借势清水塘新城建设千载难逢的契机,站在老工业区“再出发”的新起点上,构建石峰现代多元产业新格局。
4月16日,和天厦工贸总部项目开工,清水塘老工业区原有部分企业就地蝶变开启。此为该片区首个就地转型产业项目,建成后预计有500余家化工工贸、大宗商品贸易等行业龙头企业入驻,年交易额可达300余亿元,引进税源3亿元以上。
▲和天厦工贸总部项目开工仪式
立足现有资源和优势,保重点、拓新篇,市区两级指挥部和石峰区坚持“招商与落地”齐发力,确保重点项目“早投产、早见效”。目前,新入驻企业近百家,在谈项目30余个,基本实现“落地建设一批、招商引进一批、包装策划一批”的目标,这为石峰区培育经济新业态注入强劲动能。
高端智造产业区重点围绕已落地的三一石油智能装备项目和成都置信智能科技示范园项目布局建设,重点做好上下游产业链的导入和培育工作;科技创新产业区按照多个项目同步实施、整体开建的思路,重点推进绿地滨江科创园、产业服务中心、智能硬创园项目建设,形成环湖科创园区的核心;文创商贸产业区年内通过PPP项目全面启动片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同步做好已具备条件的未来科技馆(工业博物馆)、配套商业街等经营性项目的实施;口岸经济产业区重点推进总部园建设,促进总部经济、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你看,大批生态文化科技产业项目布局落子,清水塘生态科技新城正迎来崭新的明天!
来源:株洲日报
编辑:谭洪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