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织密医疗保障网,让石峰人更健康

来源:石峰区融媒体中心、区卫健局 作者:仇昱又 编辑:宗倩 2020-12-24 19:00:00
—分享—

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习近平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人人健康,人人幸福,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百姓的期盼。“十三五”期间,我区不断整合优化医疗资源,提升基层医疗水平,为石峰人的健康生活“添砖加瓦”。

家门口的医疗圈

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殷先生几乎每两天就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找他的家庭医生“报到”。“来这里很方便,可以及时关注我的情况,而且我买了城乡居民医保,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报销大部分医药费。”据了解,购买了城乡居民医保的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购买规定目录范围内的药物报销比例达70%。

以前,身体有什么小病小痛都要往大医院跑,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目前,石峰区五个街道都分别设有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先后被评为“省级满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省级达标中医馆。

图片

▲五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近年来,由社区中心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对口联系区二级医院专科医生、市二医院对口支持专家组成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也深入各社区(村),为签约居民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提供服务,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定期的专业健康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经常会打电话关心我们身体情况,督促我们每年体检,像我腿脚不方便,崽女又不在身边,家庭医生经常上门来帮我量血压检查身体,服务态度又好,让我心里很温暖。”井龙社区的张阿姨说。

图片

▲居民感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特意送来锦旗

不止这些,自去年9月28日以来,全区五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实行周末上班制,实现双休日上班全覆盖,给居民生活增添了不少便利。“我平时上班,只有周末才有空,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周末也上班,我再也不用特意请假带孩子打疫苗了。”王女士说。周末卫生服务中心开设有门诊医疗、预防接种、犬伤门诊、儿童保健等服务,节假日与双休日保持一致。“以前周末要配药还得跑去大医院,现在每天吃完饭出去散个步就可以顺便把药配了,真是又省心又省力。”不少老年居民对此都很欢喜。

图片

▲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休日服务安排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的是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卫,而201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公卫大楼则承载儿童疫苗接种、孕产妇筛查、儿童健康体检、疾病筛查、卫生监测和综合卫生健康执法等多种健康服务功能,让更多石峰人享受更便捷、更高质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

目前,石峰区共有各类医疗机构128家,其中综合性医院3家,专科医院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7家,村卫生室13家,门诊部、诊所等99家,各类医疗机构病床数共计2636张,千人拥有床位数达11.35张,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每千人3.5张的水平。医护人员2299人,注册医护人员占比从2015年的37.67%增长到目前的41.19%。2019年以来,区卫健局通过公开选调、校招、社招等方式,引进各类人才31名,到今年10月,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编在岗人数已达到108人。

有数量更要重质量,专业能力的提升才能给居民带来更优质的服务。区卫健局通过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层能力培训、短期进修、基本公卫服务项目培训、继续医学教育等方式,全方位提升医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2019年,区卫健局全面推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核,创建了各单位内部岗位绩效积分竞争考核机制和局对各单位季度考核二次绩效分配机制,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各单位收入与同期相比得到大幅增长,职工待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部门之间形成了创先争优的局面,队伍综合素质和为民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医养结合创新养老模式

易娭毑和杨娭毑在房间里促膝聊天,屋外易嗲嗲和刘大爷哥俩正忙着下棋,护工们耐心地陪着老人们打球、康复训练……这并不是社区活动室,而是石峰老年病医院的日常情景。石峰老年病医院是原石峰区人民医院,2019年成功转型为一所医养结合型专业医院,专为老年人服务。

图片

▲石峰老年病医院专为老年人服务

近年来,石峰区大力推进转型升级,大批企业搬迁,很多年轻人随着企业搬了出去,留下来的大部分都是退休老人。目前,我区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有4.52万人,占常住总人口的19.5%。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深,健康养老的需求也日益迫切。2017年以来,为了适应区域特点,我区大力推进一批企业医院转型为医养结合医院,向健康养老发展。目前全区共有5家医养结合机构,正在申报新建1家,其中株洲智成医院进行多次改扩建,设立了安宁疗护区域,并着手推进组建疼痛安宁病房等特色服务;株洲市康复医院不断加大对康复专科品牌、医养结合品牌建设,成为株洲地区养老服务业的示范项目,在全国医养结合机构中排名第33位,我区医养结合新格局正在形成。

图片

▲“1+5+N+X”立体式养老服务模式

为了让养老服务更贴心,2019年来,我区大力推进“1+5+N+X”立体式养老服务模式,即打造一个区级老年活动中心、5个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N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X个社区养老驿站,实现了四级养老服务机构全覆盖,并将社会各类养老资源整合,为辖区老年人带来便利。去年9月起,石峰区12349养老服务热线上线使用,石峰区的老人们可以拨打电话,订购送餐、代买代购、上门保洁等一系列日常生活服务。

抗击疫情发挥先进作用

今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由田心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的25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女子骑行队”,每天穿行在田心街道各个小区楼栋间,在疫情防控最紧张的时候,她们每人每天要爬将近两座世界最高塔的高度,上户为居民服务。

图片

▲女子骑行队整装待发

“女子骑行队”只是全区抗疫人的一个缩影。疫情爆发后,我区卫健系统近300名工作人员全部投入到这场阻击战中,通过开展疫情数据分析研判、流行病学调查、环境消杀、健康监测、防护物资发放等措施,全面开展精准摸排。辖区内各医疗机构、企业、学校、社区等单位以及志愿者们都积极参与其中,社会各界也纷纷捐资捐物,齐心协力画出了抗击疫情的“最大同心圆”。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核酸检测”是目前新冠肺炎的重要诊断标准。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石峰区疾控中心积极开展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工作,实验室在9月份正式投入使用。目前能开展新冠病毒、人禽流感病毒、诺如病毒、手足口病病毒、流感病毒、鼻病毒等多种病毒以及食源性致病菌的核酸检测试验,其中新冠病毒的日检测能力达到288人份,为我区的防疫工作筑好了“第一道防线”。

图片

▲疫情期间,医护人员正在做检测

健康宣传在身边

石峰公园里,有一条长约500米的健康步道,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健康知识宣传牌,上面有不少健康常识。山上还有一间健康小屋,医生每周都在这里值守一两次,为游客提供健康服务。除了石峰公园,都市兰亭小区、亿都国际小区、杉木塘路、田心田红路等地也都有这样的健康步道。

图片

▲健康宣传深入小区

此外,我区还积极开展各种健康宣传活动,将健康教育知识编辑成通俗易懂的文字,在全区232个网格群中发送,并通过“每月一日下网格”活动定期向居民面对面宣传健康卫生知识。“居民们就像追剧一样,每天都会要看这些健康小知识。”沈家湾社区党委书记廖青梅说,“居民们通过微信群了解各种小知识后,对自己身体健康这方面越来越重视了。”

图片

▲网格医护人员在群内发布健康知识

健康教育丰富的是居民的理论知识,而实际的服务让健康石峰落地生根。近五年来,石峰区全面落实免费孕前优生检测、孕产妇产前免费筛查、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老年人免费体检等民生实事,让惠民真正落到实处。

图片

▲老人排队接受免费体检

回顾“十三五”,石峰区在卫生健康工作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2018年,我区以全省第一名的优势成功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顺利通过国家血防达标评估考核验收,被列为全市卫计监督执法系统“执法全过程记录”试点单位,在全省率先实施移动现场执法,并在全省作典型经验发言。2017年,石峰区H型高血压与脑卒中防控惠民工程及国家“十三五”项目在株洲市二医院正式启动……

公共卫生是全民健康的基石。展望“十四五”,石峰区将更加注重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效率和水平,更加注重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构建系统联动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质高效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现代化卫生健康治理体系,让百姓享有更高水平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来源:石峰区融媒体中心、区卫健局

作者:仇昱又

编辑:宗倩

本文链接:https://www.shifengnews.cn/content/2020/12/28/879574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石峰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