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师加持”“武功秘籍”,石峰区产业链上企业结对共建出成果

来源:株洲晚报 作者:李卉 编辑:宗倩 2020-12-16 16:10:00
—分享—

“产品交付准时率、出厂合格率提升,企业能节约十余万元的售后成本。若是‘自我修炼’,很可能走远路、绕弯路,幸亏有‘大师加持’!”

近日,在田心高科园管委会举行的一场企业座谈会上,兴华轨道交通配件有限公司(下简称为“兴华轨道”)的负责人有感而发。今年企业销售实现逆市上扬,可喜,“内功”精进,更加可贺。

冬天困境中获“武功秘籍” 企业营收逆势上扬

兴华轨道是一家专业从事轨道交通车辆配件生产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株机公司)的注册供应商。“虽然已经合作十多年,但是以前交流沟通基本是邮件对邮件。”公司负责人李卫国有句话不好明说,就是“有时候甲方似乎不满意,但自己又搞不清问题出在哪里”。

今年以来,在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联合党委的主导下,链上企业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共建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结对、党支部结对、研发人员结对、购销人员结对。由此,兴华轨道有了株机公司的“大师加持“,两个企业从单纯的甲乙方关系,变成了互助共赢的同志关系、伙伴关系。

图片

▲今年9月,株机公司技术人员来到兴华轨道公司生产线上,为其提供技术指导,传授相关经验。

今年8月,兴华轨道的技术、质量、生产骨干组团来到株机公司的生产车间,现场了解自家产品的装车效果以及一些关键参数指标的控制情况。一个月后,株机公司的技术大咖们又来到兴华轨道的生产线上,现场提出问题、传授经验。除了碰头商议,两家公司的线上沟通也日益频繁,原来的壁垒被一点点消除。在这种良性互动之下,兴华轨道不但新增了订单,而且产品交付准时率、产品出厂合格率均有提升,售后服务次数降低三成,节省成本十余万元。

“疫情确实是前所未有的危机。园区的帮扶政策,就像是小说里主角跌落山谷时捡到的那本‘武功秘籍’。”李卫国回想一年来的高低起伏,心中有感慨更有自豪,“今年企业营收不退反进,同比增长了百分之五。”

“让企业心无旁骛谋发展,其他的事情交给我们来办”

兴华轨道的收获,是链上企业结对共建出成果的一个缩影,也是田心高科园在党建引领下,不断提升园区“软实力”,由此助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动诠释。

田心高科园拥有规模以上企业308家,今年前三季度园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21.13亿元,同比增长14%;规模工业增加值90亿元,同比增长6.4%;固定资产投资120.6亿元,同比增长8.5%。园区新兴优势产业链企业96家(含43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投资规模245.4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08.5亿元,从业人员4万多人。园区拥有轨道交通领域各类创新平台85家。

“让企业心无旁骛谋发展,其他的事情交给我们来办。”田心高科园管委会主任陈军介绍,石峰区整合田心高科园、科工信、商粮、发改、金融、营商事务中心等与产业建设密切相关的部门力量,建设“一站式”服务平台,用心用情做好“帮办”“代办”工作,让入驻企业专心生产经营。疫情期间,园区积极落实“六稳六保”,助力复工复产,梳理涉疫惠企政策“干货”36条,减税降费规模近2亿元。

为了让园区企业职工更感便利,全市首家“城市候机楼项目”让大家在家门口值机;园区定制公交,让职工出行进入“内循环时代”;雪峰岭城市公园、台湾商品城、24小时智能书屋、标准足球场相继开放,雪峰学校加快建设,园区生活配套日益完善。

图片

▲2019年9月20日,株洲市城市候机楼正式启用,让“在家门口值机”成为现实。

图片

▲2018年7月10日,开通Y2路园区循环定制公交,让工人及周边居民出行更便利。

“软实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今年5月22日,石峰区召开田心高科园亩产效益评估暨园区复工复产银企对接大会,3家银行签约对园区整体授信共9亿元,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图片

▲2020年5月22日,在银企对接大会上,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长沙银行分别与田心高科园管委会签订了3亿元的授信协议。

石峰区内,“绿心”面积占三分之一,可用土地资源紧缺。如何让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石峰区制定出台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实施办法,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挂帅的绩效考评领导小组,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强化以亩均论英雄导向。

考核优秀的企业,可获租金、物业费减免,人才公寓、园区免费停车位等方面也有优惠;考核不合格的,上调20%的租金及物业管理费;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的,依法解除租赁合同。据悉,亩均效益评价改革实施以来,石峰区共淘汰产能落后企业9家,回收土地12.06亩,奖励企业百余万元。通过正向激励、反向倒逼,让企业不断修炼提升自身实力,推动优质企业在园区聚集。


来源:株洲晚报

作者:李卉

编辑:宗倩

阅读下一篇

返回石峰新闻网首页